English

二次改革·逃避现实·推卸责任

——回眸’98之足协篇
1998-10-28 来源: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王鹏 我有话说

编者按:一九九八,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数字,却在中国足球的历史中,打上了难以抹去的烙印。因为,多事的一九九八,中国足球发生了太多的“故事”,它们有的让人灰心,有的让人振奋,但所有这些,也许正孕育着一场伟大的变革。再过五年、十年,甚至更长的时间,当我们回头再看这段历史的时候,这些“故事”可能正是人们期待已久的中国足球腾飞的契机!因为,多事的一九九八,让沉重的中国足球的步履更加蹒跚,但多事未必是件坏事,当中国足球的所有问题都能暴露在光天化日下的时候,睿智的人们才能拿起锋利的手术刀,将中国足球的痼疾一一治愈。也许我们不能算做睿智之人,尚不具备拿起手术刀的资本,但我们完全能够睁大我们的眼睛,去看清长在中国足球身上的疮疤……

1997年的秋天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是异常寒冷的,中国足球队在世界杯预选赛中再次铩羽。这次失利对于中国足球界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,望眼欲穿的球迷无法再忍耐这种失败的煎熬,他们急需一个发泄的出口,以表达他们的失望与愤懑。于是足协成了最好的出气筒,所有的谴责甚至谩骂铺天盖地地压到了足协头上。作为中国足球改革的领导者,中国足协也认识到,在火爆的职业化进程中,中国足球确实还存在着一些问题。于是中国足协痛下决心,要进行中国足球的——

二次改革

针对中国足球在四年职业化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,中国足协在’98赛季前的确推出了一些新举措。

由于市场行为的介入,中国足球已变成了一个聚宝盆,企业纷纷出资赞助,球迷慷慨解囊重回球场,这一切令人欣喜的转变,使得球员的荷包渐渐鼓胀。在联赛初期,这种金钱的刺激对于中国足球的复苏的确起到了积极的作用,比赛的对抗性更强了,观众的参与感与日俱增。但是,当球员发现自己已变成白领的时候,其内心的膨胀感就慢慢滋生了,甚至想获得更多的“财富”。于是转会就成了达到这种目的的最好方式。虽然几乎所有参与转会的球员都声称转会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,但是转会的结果无不伴随着签字费等不合规范的行为。这严重扰乱了球员转会的市场秩序,更使得一些球员把精力全都放到了这些方面,其危害是严重的。

中国足协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,于是挂牌制度应运而生。虽然这种方式的可操作性及其合理性还有待商榷,但这种方式的实施,在某种程度上的确起到了限制不良转会行为的作用。可以说,限制球员在金钱上的无限要求,是抓住了中国足球前进道路上的关键一环,这种改革措施应予以肯定。

另外,在改革四年中,裁判和假球问题层出不穷,一些老资格的裁判已经摸准了中国足球的脾气,他们完全可以凭借经验来“控制”一场比赛。由于证据的原因,我们无法确认有谁曾经贪赃枉法,但种种不正常迹象告诉我们,假球和黑哨在中国绿茵场上不能说没有。

为了摘掉这颗有损中国足球健康发展的毒瘤,中国足协采取了大刀阔斧的行动。一些犯过严重错误的裁判被剥夺了执法’98联赛的资格,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初出茅庐的后生晚辈,而且对裁判的任命方式也进行了必要的改进。这一举措需要足协极大的魄力,既要得罪一些在中国足球界已颇有些“势力”的人,又要冒年轻裁判经验不足的风险。但是足协仍然毫不犹豫地坚持其既定目标,这种态度与决心着实令人钦佩。联赛开始后,意料之中的问题果然出现了,一些年轻裁判确实尚不能熟练地参与到联赛中去,造成多场比赛出现了争议。在这种情况下,足协没有退缩,而是破天荒地向受了“委屈”的球队道歉。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足协对于改革的坚定立场。

但是,在联赛进入到事关球队命运的关键时期,一些非正常现象多次出现,且有愈演愈烈之势,球迷和舆论开始口诛笔伐,希望足协能在强大的压力面前,最大限度地制止这些现象的蔓延。但是足协有些不胜压力了,从他们一次次的言论中,我们能够清楚地感到,足协在——

逃避现实

其实在这种声讨还在萌芽阶段的时候,足协还是表现了足够的大度和耐心。延边敖东队因在比赛中多次遭到裁判的“暗算,延边的球迷失去了耐心,作出了一些过火行为。这时,足协对延边队的遭遇表明了自己的态度,公开向延边敖东队道歉,并发了一封致歉信。在此基础上,足协还把原先只是在讨论阶段的请洋裁判的提议付诸实施。这种开明的举动一度赢来了各方的赞誉。然而这种开明并没有持续很久,在联赛的中后期,各种事件层出不穷,有些直指腐败这个敏感问题。也许是这种无休止的指责使足协感到不耐烦,或是所涉及的问题牵扯到了足协某些人的利益,足协的态度开始从配合走向了敷衍了事。开始,足协不愿相信自己的辖区会有腐败滋生,对外界的表态也是否认假球的存在。后来在万般无奈之下,足协推出了所谓的“证据论。

自从“隋波事件”以来,中国足协就一直强调证据对于判断假球的必要作用。如果说在“隋波事件”的初期,足协大谈证据还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的话,那么等到联赛接近结束,特别是足协已掌握一些证据的情况下,仍死抱住所谓证据不防,就不得不让人怀疑足协对于查处假球的诚意了。诚然,证据确是判断假球最根本的条件。但是证据不会从天而降,要想真正找到确凿的证据,以足协的能力是不可能的,必须寻求司法界的帮助。如果只是整天哭着喊着要证据,却又按兵不动,天晓得证据要到什么时候才能自己跳出来。

但是不知什么原因,一直不愿公开承认假球的中国足协却在联赛的末期,首次认可了中国足坛确有违法乱纪的行为。不过,足协官员的言语却让人失望,足协认为,如果把俱乐部之间的幕后交易说成是中国足球黑暗的话,那么这种责任怎能都推到足协身上?

这一番言论,我们分明听出了足协是在——

推卸责任

足协的话有一定的道理,在现行机制下,足协不可能对属下会员俱乐部之间的接触都能察觉。况且,这种接触对于职业足球是再正常不过了,即使其中有一些属幕后交易,但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,足协确实无法作出假球的判断。但是,作为中国职业联赛的组织者,对于联赛中的任何不正常现象,中国足协都负有难以推脱的责任,怎能因几句不利于自己的言行,就觉得浑身不舒服,以至要推掉本应承担的责任呢?

对比欧洲足球,相信谁都不会否认我们的落后,这里面有技能上的,也有体制上的。在联赛初期,足协管理联赛的制度是适应当时的大环境的。但随着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建立和完善,中国足协“一言堂的做法已不能满足现时的需要。俱乐部在运作过程中需要保护自己的利益,但这种个体利益有时是和足协的整体利益背道而驰的,这时谁来保护俱乐部的利益?足球作为一种职业,球员的利益已关系到其一生,他们的利益又由谁来维护?这些问题恐怕都不是仅凭足协一方之力就能解决的。所以我们看到西方的职业足球并不由足协说了算,而是相应地建立了职业联盟和球员工会。这种制衡使得其联赛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。

了解了以上背景,想必很多人都能从善良的角度去体谅足协的苦衷。如果中国足球确有假球黑哨的话,足协就应勇敢地挑起重担,如果实在感觉负不了这个责任,那就不要勉为其难,把具体的问题分担给相应的机构,足协就专心去做宏观调控好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